29 December, 2008

歲末年終的海景

今年這邊的聖誕節又沒有下雪……不過今年的最後幾天天氣晴朗,雖然溫度很低(大約在攝氏-2~4度之間),看得到陽光畢竟還是讓人精神舒爽。
下面是二十六日的海邊景色,讓曾來過Brighton的朋友回味一下,也順帶祝大家新年新希望,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12 December, 2008

百合成長記錄—從種子到第一片葉子

圖片可以點選看大圖。

9月29日收成的種子。那時討論過花朵有無受粉與種子中央有沒有胚(一條線)的差異。當天就開始孵芽,直接放在浸了水的廚房紙巾上,並注意保持溼潤。圖中左半部是中間沒有線的種子,右半部是中間有線的種子。

10月13日,也就是兩週後,白色的小芽從種子比較尖的那端突出來;接著在三天之間,陸陸續續地,所有的有線種子都發芽了。(沒線種子其實已經孵了三週左右;後來我沒耐心繼續孵,就直接假設失敗了。其實看過百合有可能三個月才發芽的說法,如果實驗精神佳,應該要繼續孵下去的……)

10月14日起,發現有發芽的種子,便移到土壤上。這些剛長出來的芽是根芽,有向地性(會自然往地面方向發展),所以放在土上時,我會刻意把芽尖朝下放。又,因為發芽率似乎很高,所以決定給他們準備單人房的宿舍(穴盤),方便管理,日後再移到盆中。這些發芽種子直接放在土表,沒有覆蓋;並注意保持潮溼。我用的土壤是一般的多用途培養土,完全沒有講究發芽用介質之類。

這是10月16日三天大的發芽種子,從正上方看下去的模樣;可以看到細細的根毛像星芒般,發育得不錯。而比較接近種子的部份似乎也開始發育成葉子,隨著光照,漸漸變綠。




10月21日,也就是發芽後約1週的模樣。一堆歪七扭八的綠色短線。應該是因為葉子開始生長,卻又還沒辦法把種子抬起來的緣故。可能因為土太濕而使種子黏在土表,或種子因為水分多而重量太重之故。

10月27日,發芽後約2週,綠色的線變得比較挺拔了。這些綠線不算是真正的葉子,而是子葉(cotyledon)。百合是單子葉植物,子葉只有一片;一般印象中的「小豆苗」就是雙子葉的代表性形象。這些子葉頂著種子外殼往上長,有的種子外殼黏在土壤上,後來子葉變長了自己會像脫帽般掙脫;有的則一直頂著長高(如圖中左上角的一株),後來我手癢就幫它們拿下來。

11月12日,發芽後一個月。沒有太大變化。不過這些子葉向光性很強,一直往窗口光源處傾倒;我每天幫它們轉方向,它們就每天做腰部運動。





跳到11月30日,發芽後約7週,陸續長出第一片真正的葉子。注意子葉與土壤接觸的基部,有小小的綠色尖葉,就是第一片真正的葉子。



12月8日,發芽後8週,第一片葉子也長得稍微強壯些。不知大家從照片中是否看得出來(應該是不行),第一片真正葉子的形狀和子葉是不同的:子葉的形狀很扁平,但是有可能側彎;而第一片葉有比較明顯的中勒,而且會像排水溝似的,形成中凹兩側高的立體形狀,中勒則長得很直,不會側彎。有趣的是,此時子葉的向光運動減緩了,變成第一片葉子的向光性很明顯。頗有任務交接的味道。

這樣整理下來,發覺這兩個月的進度,比起2007年春天的經驗,實在慢得很,因此決定幫它們遷移到比較溫暖的地方。本來是在廚房(平常溫度10度),今天起移到主房的窗口邊(約15度),希望長得快些。

另外,當初泡水的18枚種子,有15枚發育正常,到目前為止還有14株(唯一夭折的那株是被我不小心折斷的),也全都順利長出第一片葉,成功率真是很高。

其他相關記錄:

這是偶然間從地板上撿到的種子,後來另外孵芽,也順利成長了。這是子葉頂著種子往上長的模樣,拍攝時間是今天。看它這副可愛的樣子,竟然想到「百合苗中的傑尼斯」這樣的句子。




另外,不可思議是,我隨便丟在陽台花盆的種子,經歷了風吹雨淋以及幾次的零度威脅,竟然也發芽了。嗯……如果它們也能順利長大,不知道與室內培養的會有什麼差異……不過這得等到它們渡過今年寒冷的冬天再說。

10 December, 2008

低溫

最近幾天的氣溫常達零度或負一二度,通常以清晨最冷。不過身體好像漸漸適應了。倒是很高興看到路上的英國人也穿大衣戴帽子戴手套。早上還常可以聽見路上傳來「刷刷」聲,那是早上要開車出門的人,拿著小刮刀,把前窗上的霜刮去的聲音。

吃早餐時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天文學家根據觀測,證實了我們銀河系的中央,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比我們的太陽重四百萬倍,距離約兩萬七千光年遠。他們並說,這可能可以說明各個銀河系形成的原理:因為中央有巨大的引力,才能吸引住足夠的物質,形成星星。新聞出處是BBC

03 December, 2008

冷空氣














我是一隻動物,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與水蒸汽。
我是一隻溫血動物,
吸入冷冷的氧氣,吐出溫溫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汽。
空氣遇冷凝結成水蒸汽。
窗玻璃上是水蒸汽。
外面是冷空氣。

02 December, 2008

早上起床,看見外面汽車頂上結了層霜。九點左右量了一下陽台溫度,攝氏一度。氣象預報明天清晨有可能會下雪呢。其他地方(含倫敦)都下過了,彷彿只差我們這南方邊陲還沒下似的。說不定明天真能看到一點雪的蹤跡。

27 November, 2008

Chris Wood: Trespasser

今天上午,訂購的CD到了。高興地拆開包裝,把CD片餵進player裡,流洩出柔緩的吉他前奏,然後那個低沈的嗓音開始不疾不徐地唱出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曾在這裡介紹過「英國新民謠歌手」Chris Wood的第一張專輯The Lark Descending(雲雀垂降)。前陣子才發現他在今年初已經發行了第二張專輯TRESPASSER(入侵者)。事隔兩年,除了被譽為「英格蘭民謠的復興者」,Chris Wood現在在英國民謠界似乎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兩年前一樣,我還是對現代民謠音樂沒什麼了解,不過回頭看自己2006年的文章,發現寫得還真是感性——那應該是Chris Wood的歌聲深具感染力的緣故吧。

翻開此次的CD小冊,沒有附歌詞,但卻有一篇題為Trespasser的文章,佔了四頁。讀下去,不禁令我倒抽幾口涼氣:這是民謠歌手對於統治階層菁英的控訴啊。
事情從十八世紀英國國會制定的圈地法規(parliamentary enclosure)開始。這項土地私有的改革計畫涵蓋650萬公頃的土地,使得英格蘭與威爾斯地區失去土地共用傳統,原本可以自由畜牧、耕種的人民失去原來賴以維生的土地之後,不得不成為「新移民」,湧入城市,改變謀生方式,過領薪水的生活,終究成為工業革命的助力。
從經濟學與社會學的觀點來看,parliamentary enclosure絕對是社會形態「進化」的重要事件。從一介民謠歌手的觀點,Chris Wood卻點出這片土地上的人在心理上的重要變化:原本只期待在鄉間擁有一間房子可以棲身的英格蘭人,到如今對房地產投資充滿興趣,移民他國者眾多;對土地、農業與田園的夢想雖未曾完全消失,但已退化為「星期五晚上有一半的人在家看《園藝世界》電視節目,另一半的人則出門買醉」。英格蘭人其實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了流放者。他說,統治階層菁英「刻意遺忘與巧妙美化」的工夫是如此的徹底,以至於圈地至今已過了七個世代,社會其他階層的人依然不曾有過「自己是這個國家的擁有者之一」的感覺,同時卻也沒有自覺理由何在。他用了一則逸名的詩做了畫龍點睛的註解:

The Law will hang the man or woman
Who steals the goose from off the common
But lets the greater thief go loose
Who steals the common from the goose

(Common,簡單的說,就是圈地法規實行之前的共有地。)
在同樣的道理之下,專輯標題Trespasser形成了雙關諷刺。因為有了圈地法,土地實際上開始被圍了藩籬、畫出私有地的界限,擅自跨入圍籬者便被稱為trespasser。但把人民驅逐出他們原來生活土地的統治階層,本質上才是更大的入侵者……

於是,在這樣的歷史與社會關懷之下,Chris Wood唱出他溫暖動人的平民之歌。有科茲沃鄉間小屋的老屋主為何不願意把房子賣給倫敦來的年輕有錢夫婦的故事,有把一名約克婦女不得不遺棄嬰兒的故事重新編成的歌,甚至有藉無神論者之口唱出的「耶和華來吧」。因為CD小冊沒附歌詞,我得更專心仔細的聽歌,聽著每個故事如何緩緩開展;或許這樣才更接近聽民謠的經驗吧。

網路上可以找到幾篇評論(但是找不到歌詞),這篇比較感性的描述了其中幾首歌的故事,這篇簡短的評論則包含了Chris Wood在英國現代民謠界的一點來龍去脈與地位。另外,一個好消息是,Chris Wood在MySpace上放了四首歌,其中三首選自Trespasser,一首來自The Lark Descending。大家可以從網路上直接欣賞他搭配吉他與小提琴的歌聲。

24 November, 2008

生了!

不是我,而是友人D,終於在今天法國時間下午五時左右生了!母女均安,小小人Cécile是個3300公克的健康寶寶。特此恭喜!!



追加一張照片
從手機簡訊收到的。攝影者應該是媽媽吧?

Alresford半日遊

昨天星期日,因為和M拜訪長輩,到罕普夏的小小鎮Alresford一帶小小遊覽了一下。(Alresford發音近似「阿斯佛的」,不是「阿瑞斯福德」喔。)
Alresford地方雖小,卻以生產watercress聞名全國。以後在超市看到watercress時,可以注意一下產地是不是Alresford。Watercress中譯西洋菜或西洋水芹,是一種半水生草本植物,需要無污染的潔淨溪水方可生長,主要產於歐洲到中亞,據說可能是人類食用歷史最久的蔬菜之一。在英國常可看到它被混在沙拉菜或夾在三明治裡。我們到麵包店買簡單的午餐時,赫然看到加了watercress的巨大scone(一個直徑可能有12公分),決定買兩個來當午餐。買杯湯時,本應該附小麵包,年輕小男生店員找不到任何麵包之後,決定杯湯免費贈送,所以變成買scone送杯湯(可是湯比scone要貴呢)。不知這算不算是鄉下小鎮人情味的一部份。
(附帶一提,這次的照片是用手機拍的,不需要放大來看。)
我們沿著清淺的小溪散步,邊走邊吃。這scone不管裡面有多少起士或西洋菜,吃起來只有小蘇打的味道,沒吃幾口,舌頭就變得澀澀麻麻的,所以M決定把它分給綠頭鴨吃。剝成小塊丟到水裡時,他對鴨子們說:「來喔!好吃的小蘇打,小蘇打含量百分之七十喔!」鴨子們還是完全不在意地通通吃掉了。不知道這樣牠們的肉會不會變得比較嫩。(對不起!這是個殘忍的笑話!)
照片中這幢古意盎然的小屋,不僅靠水,有一部份根本就跨在溪流上。可能因為位於步道旁,構成搶眼的招牌風景,上網查Alresford的資訊時,很容易看到這幢房子的照片。這屋子是私人所有,屋主在假日時應該會覺得很吵吧。
回到鎮上後,在兼具鄉村與時尚氣氛的雜貨小食店Caracoli喝了杯咖啡。咖啡味道還不錯。因為耶誕節將近,店裡擺了各式禮品,熱鬧又可愛。這是一家強調優良食材的店,網站做得也蠻漂亮的,可以去看看照片。

拜訪完長輩後,到鄰近的鄉村酒吧吃晚餐。這家酒吧叫Bush Inn——叢林旅店。菜單上列出的菜色還不少,有傳統酒吧餐(如香腸薯泥、牛排、農家烤派等等),也有比較新穎的料理。我因為不敵好奇心的驅使,點了一道「黑香腸加菊苣」,如照片所示。
黑香腸(black pudding)是一種血腸,製成原理類似豬血糕,在英國通常煎來吃,是大份英式早餐的常見菜色之一;菊苣(chicory)則是一種菊科葉菜,生熟食皆可,葉厚而脆,帶點苦味。我吃到的這道料理中,菊苣沾了以芥末為主味、質感類似美乃滋的醬汁;黑香腸切成小塊,表皮煎得酥脆;中央的白色東西是把蛋打入滾水煮成的pouch egg。這種奇怪組合,應該是廚師的創意料理吧。整體味覺還不錯呢!M點的蘑菇大蔥農家烤派,味道確實很棒,可說我吃過最好吃的農家烤派!

我們坐在火爐旁的位置,爐中是以木柴燒的火,空氣溫暖乾燥,偶爾聽到木柴迸裂的霹啪聲,在寒冷的夜裡特別讓人覺得舒適愜意。加上我們到的時間早,店裡只有我們一桌,彷彿包下了整間酒吧似的,真是享受啊。



在此為不熟悉英國地理的讀者說明一下,罕暜夏(Hampshire)在英格蘭南方沿海的中樞位置,在我住處西邊,約1-2小時火車車程的距離。大城Southampton(南安暜墩)是個歷史悠久的重要港市,鐵達尼號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上圖是Google Map標出的Southampton位置

另外附註,和M拜訪的長輩不是他的爸媽,請大家不用緊張。

22 November, 2008

越洋宣傳:埔里鎮祈安清醮法會

圖片來源:http://2008pulitao-gathering.emmm.tw/

從媽媽處得知的訊息。十二年一次的盛大法會,設有東西南北四個大祭壇,街上也立了許多牌坊,非常熱鬧。從1900年開始,至今已經有109年歷史。法會期間全鎮要齋戒五日,女兒都要回娘家,如果不方便回去的可以衣服代替。詳細介紹、參觀要點、注意事項等請見「埔里鎮祈安清醮法會」網站。順帶一提,網站介紹的內容還不錯,重點全有,簡單扼要。另外還舉辦攝影比賽,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21 November, 2008

明日天氣預報

早上吃早餐時,看到天氣預報,差點噴咖啡:






不會是真的吧……
(今天還有十度喔)

Weather forecast from BBC weather.

19 November, 2008

光影 Light and Shadow

A car parked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treet. The morning sunlight shined on its window and then reflected, through the leaves and twigs of the elm, through my window glass, and eventually reached the painted wall behind me.

18 November, 2008

Night View from Greenwich Observatory

拖了許多年後,終於在昨天第一次去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瞻仰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的本初子午線(Prime Meridian)的標記,並且也一嘗夙願,朝拜了天才鐘匠John Harrison於兩百五十年前製作的劃時代作品——三座鐘和一只錶
Harrison做鐘的故事,在科普暢銷書Longitude裡(作者Dava Sobel,中譯《尋找地球刻度的人》)有詳細的介紹,在此不多贅言;簡單的說,十八世紀時,為了解決船隻海上定位(尤其是經度)的問題,英國國會以高額獎金為號招,公開徵求判定經度的最佳辦法。其中一種方法是透過比較船上的當地時間(可依天象決定)和出發地的時間(從出發地帶來的鐘)。這種方法需要仰賴非常精確的時鐘,而Harrison完成了可在搖晃的船上及變化的溫度中依然保持精準的傑作。
因為Longitude作者Dava Sobel的描述頗為精彩動人,加上故事最後也記述她本人到格林威治天文台親眼看到Harrison作品的感動,讓我對這幾座鐘頗有種嚮往。昨天親見,看著那些保養得亮晶晶的黃銅,造型不像任何我們今日熟悉的鐘,坐在那兒安靜地律動著(除了一號鐘暫時不能運作,有點可惜),再想著Harrison一生的故事,真有種不可思議的感動。
因為現在天暗得早,五點鐘閉館出來時,天已經全黑了。下面的照片是從天文台的庭院望向倫敦東側的新金融區的夜景。

12 November, 2008

音樂家 Musicians' Birth Year

前陣子和友人P聊到幾個古典音樂家,忽然想對他們的生活年代重新整理認識,於是列出下面的年代表。
因為自己對鋼琴比較有興趣的緣故,所以只列出對鍵盤/鋼琴音樂有重要貢獻的人物;他們的曲子在現在的鋼琴演奏會上都是常客(除了韓德爾,可能必須是管風琴演奏會)。所以很抱歉沒有華格納或馬勒等人。
另外,點選他們的原文名字,可以連到Wikipedia(英文),方便日後查詢。

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史卡拉第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蕭邦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
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斯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把表列出後,發現了「事實就在眼前,可是從未想過」的事情:韓德爾、巴哈、史卡拉第竟然是同ㄧ年生的!孟德爾頌、蕭邦、舒曼、李斯特也在前後兩年之內出生!(一直以為舒曼比蕭邦和李斯特老)而拉威爾竟然比拉赫曼尼諾夫小!看來比人家早死會造成早生的錯覺,還有生前錄音量多的,也會讓人以為比較年輕。
有趣的小事:上面這些人之中,第一位留下照片的,是蕭邦(約於1849年)。比近代照相術的發明(1830年代左右)晚了十幾年而已。

10 November, 2008

刮大風 Gusty Winds

這兩天刮大風,看著窗外榆樹枝葉的劇烈搖晃,很是刺激。陽台上的盆栽倒是沒事。百合的蓮座形葉很柔軟地讓風亂吹,風暫歇時,便又回復平均的放射狀排列。
BBC氣象預報發佈了英國各處的強風警報,其中東南海岸的陣風有可能強達70mph(約時速112公里,已經快要等於中度颱風的風速了)。能不出門最好別出門。

圖片來自BBC氣象預報http://www.bbc.co.uk/weather/ukweather/,針對今天下午三點的氣象預測。右下角的紅點是我標示的Brighton位置。

附註:蒲福風級(Beaufort Scale)12級開始算是中度颱風,風速為每秒32.7-36.9公尺,約相當於時速118公里。

06 November, 2008

芽笑話

因為寫到把珠芽剝下的事情,讓我想起一件兒時的真人真事悲喜劇,在此寫出以饗親友。

話說當年我大約六歲左右(正確時間待查),因為從小就富有觀察自然的好奇心,所以決定來養大蒜(事實上只是把一枚不剝皮的大蒜扣留下來,常常把玩,等它發芽而已)。
期待多日之後,終於發現大蒜的一端吐出一點鮮綠色的新芽,喜不自勝,真想趕快找人分享。但當時唯一在家的其他人,是在浴室裡洗澡的媽媽,於是我跑到浴室門口對裡面大喊:
「媽媽,長芽了!長芽了!」
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的聲音充滿憂慮:
「什麼長芽了,還不趕快把它拔掉!」
年幼的我十分狐疑,完全無法了解為什麼長了新芽必須拔掉。可是大人說的話應該沒錯(我還記得,那時甚至想了:或許把新芽拔掉是什麼「必要措施」喲),所以就心一狠,下手把那凸出的綠色嫩芽一折,摘掉了。
後來媽媽洗完澡出來,憂心地問:
「『芽』呢?」
我把大蒜拿給她看。
瞬間兩人都知道彼此誤會了——媽媽以為我的乳牙還沒掉,底下就長了新牙。而我也瞬間明白根本不用把大蒜的芽拔掉。
忘了當時有沒有哇地大哭出來,不過還記得自己等待已久的大蒜芽竟就這樣沒了,非常非常的失落呢。

百合的珠牙

去年播種的百合之中,有一株雖然像其它植株一樣,從今年三四月開始長出抽長的莖,但一直瘦瘦小小、歪七扭八的。
到了今年五月底六月初,其它百合的莖頂開始長出花苞時,矮小的它也長了個奇怪的東西。
因為植株個體本身就長得營養不良貌,加上這個膨大的圓圓的小東西也長得很怪(圖中包子狀的小東西直徑約4mm),我還想是不是外星人來襲……不,是不是什麼突變,於是上網請教人。然後才得到「珠芽」這個答案。顧名思義,珠芽就是珠子般的小芽,在某些百合種類還蠻常發生的,據說成熟後可以剝下種植,會再長成新的植株。換句話說,株芽是無性繁殖的單位。找到的資料都說它長在葉腋,但我的這個長在頂芽處。上圖是6月6日的模樣。














六月底,這個瘦弱的植株也隨我搬家,之後給了它陽台上的位置。雖然不知道株芽到何時才算「成熟」,不過到了7月2日,發現這個長在頂部的東西竟然發根了,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決定把它剝下種植。園藝論壇上看到的資料,說株芽種下大約一個月左右,會開始長第一片葉子,所以耐心以待。
耐心等待之下,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三個月過去……這傢伙一點都沒有發芽。不過知道它底下的根確實有所發展,所以並沒有怠忽澆水,把它維持在不至於完全乾掉的程度。……四個月過去……
直到今天,終於看到它冒出新的葉芽了!又是好奇心作祟,把盆土打開來。兩條根,雖不長但還算鮮活的模樣。真神奇,這些日子以來,養分從哪兒來的呢?那顆珠子看起來也沒有明顯變化啊。但總算確定它活得好好的了……當然拍完照之後有把它重新種好。照片裡的球,直徑大約8mm。

附帶一提,原來的那個瘦小植株,剝下株芽後沒有長大也沒有死,一直維持到夏末,後來也收成了地下的球莖,重新種植了。

02 November, 2008

百合隨手記:聖母百合 Madonna Lily

BBC的園藝網站上瀏覽,裡面關於園藝百合的部份提到:大部分的百合鱗莖都是在春天時購入種植,只有一種例外,在夏末就必須種下,而且秋天就會開始長葉子。這種百合學名為Lilium candidum(cacdidum是「非常非常白」的意思),一般稱作Madonna Lily,也就是聖母百合的意思。同一網頁下方有這種百合的簡介,其中說到她從冬天到春天會持續生長,夏天開花,一株可開十二朵左右的百花,植株可高達1.5公尺。下圖網頁上所附的照片應該就是這種聖母百合。這下子引起我的興趣:這樣不是和我家那幾個已經開始長新葉子的球很像嗎?
This is from BBC's Gardening site http://www.bbc.co.uk/gardening/plants/plantprofile_lilies.shtml

所以稍微查了一下這Madonna Lily的資料,發現她原產於巴爾幹半島和西亞,後來漸漸傳到西歐;種植的歷史很久,或許是人們種植最久的百合品種之一,可追溯到西元前1500年,希臘Knossos的神殿遺跡壁畫上有她的芳蹤。長久以來,這種白色淺黃心的百合一直被當作純潔的象徵,從中世紀起就有聖母手持此種百合的形象出現。
如果讀者還記得今年七月在此貼過的一篇〈別人家與自己家的百合〉,那時我試著尋找文藝復興時代的百合形象,現在加上聖母百合的資料,應該就會猜想:那些大畫家畫的或許就是聖母百合吧!
如果參觀一些附有圖片的網頁,比如這裡那裡,注意一下花筒從基部開始向外開的角度,的確會覺得「和畫裡的長得好像啊」!既然被叫做聖母百合,或許真的就是了吧……

附帶一提(也順便向友人D更新)的是,以前在網路論壇看人討論百合時,說到百合球莖要埋到土下8-10公分比較好,但那是因為未來抽出的莖會在球的上方長出新的第二層根系,並藉著這層根系來幫助開花,也會從這裡產生新的小球,所以一開始球若埋得太淺,花會開得不好,也會影響新球收成量。
不過在看聖母百合的資料時,發現她常被提起並不需要深植,主要原因是她不會產生這第二層根系。這特徵又與咱家的百合一樣了。最近已經把所有球莖整理完,發現球上方、莖基部雖然有一點根,不過非常稀疏。再想想台灣野生百合的種子那麼輕,在土壤表面就可發芽,後來開始膨大的部份也頗接近地表,在野外又沒有人幫她們重種,或許也是不需深植的類型吧。(而且台灣百合在岩壁上也可以長……那裡可沒有很深的土壤啊。)

能不能說,台灣百合與聖母百合共有的這些特徵,也是比較天然╱原始╱真正的百合特徵呢?(事實上現代百合分兩大類,一類是「真」百合或原生百合,另一類是雜交百合。)
(第二天的自我回應:當然是不行。百合的狀況有些複雜,是不能夠單以這兩種百合來論斷的。只能說,來自台灣和來自地中海地區的原生百合竟有若干相似之處,讓人覺得有趣。)

右邊的圖片是〈小小外星人〉一文中的那顆球長出來的新葉。球埋下去十天後就開始冒出新芽,每天長高一公分,不到一個月就長成這樣。接下來應該會以這個姿態過冬吧。

第二天補記:更詳盡的百合中文資訊,請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線上版的百合資訊

30 October, 2008

牙科笑話

聽這笑話時是英文,不過笑點和英文沒有關係。

一個男人打電話到牙科診所。
男人:「請問拔牙要多少錢?」
牙醫:「七十英鎊。」
男人:「實在是很貴。如果不打麻藥,能不能算便宜一點?」
牙醫心想竟然有人用這種方法省錢,不過還是說:「是的,可以降到五十鎊。」
男人:「這樣還是很貴。如果讓您當作示範教學,給實習醫生參觀,可不可以更便宜?」
牙醫:「嗯……這樣可以降到三十鎊。」
男人:「三十鎊還是不便宜。那這樣,如果讓您當作實習醫生的實習對象,可不可以再便宜一點?」
牙醫:「好吧,讓實習醫生來做,十鎊就好。」
男人滿意了:「太好了。我要幫我太太預約。」

聽完這個笑話後,我的感想是:千萬不要讓別人幫自己預約牙醫。

29 October, 2008

今天早上九點半左右,陽台上只有一度。到了十點半變成四度。沒有暖氣的廚房是10-14度。有暖氣的主房是17度。所以多開了個小暖氣。據說北愛爾蘭下了10公分左右的雪……。未來三天的預報都是5-9度左右。冬天提早到了。

27 October, 2008

禮物

前幾天收到一件有趣的禮物。
因為M工作上的關係,認識了一位日本奶奶藝術家。或許因為地緣與文化上較為接近的關係,她對我很有好感。上次拜訪她時,她送我一張一圓、一張五圓的台幣鈔票。民國五十年印的。



她說送我當作「避邪」用的錢,說了四個音節的日文。可惜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麼。現在要我想四個音節的日文,腦中一直浮現yakitori……真是對不起。

22 October, 2008

"What a beautiful day"

今天整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傍晚的時候,心想:要是再不出去,今天就整天都關在家裡了。於是去海邊散步。
在海邊看到有人留了可愛的塗鴉和一句話:"WHAT A BEAUTIFUL DAY"
英國人愛聊天氣是有名的,天氣好可以聊,天氣不好也可以聊。並不是真的長篇大論的聊,比較像是打招呼或發語詞。天氣好時總會說beautiful或lovely。漸漸的,我也可以明白這種心情:那不是沒話找話說,也不是對事實的客觀註解。在這北國,晴朗的天氣是非常珍貴的,真的有讓人高興起來的力量。所以what a beautiful day實在是一種不吐不快的心情抒發啊!說起來,不靠酒精的助力時,或許拘謹的英國人只有在談天氣時是最坦直的了。
相對來說,在炎熱的印度,下雨是吉祥的好事;雨季是歡慶的季節。
再相對來說,台灣的女孩子們看到好天氣,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防曬吧。雨季到了,要小心防潮。夏天來了,要注意颱風……。
果然文化還是和人類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的啊。
順便拍一下夕陽沉到英吉利海峽的景致。

天才

Ervin Nyíregyházi (1903-1987)是個傳奇人物。出生於匈牙利,兩歲就會彈琴作曲,小時曾被心理學家當作音樂神童的例子做了數年研究。十七歲到美國卡內基廳演出並定居美國,稍後因與經紀人、樂評環境等不合,退出舞台四十年,直到七○年代又重新被人發現。因為從小只練鋼琴,是典型的「生活白癡」,無法管理自己的生活,一生結過十次婚,最窮愁潦倒時還曾無家可歸,夜宿車站。
他的偶像是李斯特,有人說他根本就是李斯特再世(李斯特也曾放棄公開演奏四十年)。他的彈奏自由不羈,情感澎湃,聽過的人通常的反應是瞠目結舌,無法言語。
此錄音“Ervin Nyíregyházi: Liszt - Legende No. 2“轉載自YouTube。古早的錄音效果不甚佳,音響效果糊成一團,可是從第三分鐘左右開始的低音部連續琶音仍令人寒毛豎立。
在YouTube上還可搜尋到其他錄音。我聽後的感想是:Ervin Nyíregyházi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補充:所謂「音響效果糊成一片」,還有部份原因應該是他把延長音的踏板一直踏著不放。某些鋼琴家會使用這個方法來讓音量擴大,但較近的演奏不流行這種方式,而偏好較為清晰乾淨的音粒。

20 October, 2008

鋼琴演奏會:MÛZA RUBACKYTE

這回又是托M的福,昨晚去聽了他的鋼琴老師Muza Rubackyte女士的獨奏會,因為是受到她本人邀請而去的,所以是免費……(高興)。場地是倫敦的演奏廳裡我最喜歡的Wigmore Hall,一個由鋼琴公司Bechstein創建於1901年的小型演奏廳,百年來已經成了古典室內樂或獨奏樂的重量級表演場所,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也曾在這裡演奏多次。
Muza女士是立陶宛人,應該是個天才兒童,傳說七歲就辦第一場演奏會,彈的是海頓的鋼琴協奏曲。立陶宛於1991年脫離前蘇聯獨立後,她才有機會與西方國家接觸,移居到法國,目前在巴黎右岸的拉赫曼尼諾夫音樂學校教學,那也是M之前去拜師學藝的地方,本人去年有幸當跟屁蟲也去了一次。另外去年夏天參加庇里牛斯山的音樂營,也是因為這位Muza女士的緣故。對了,她的年齡有點神祕,從外表也很難判斷,不過去年在庇里牛斯山曾聽她的學生談論過,年紀似乎將近六十。我記得當時心中暗暗稱奇。
昨晚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這場演奏算是立陶宛的文化外交。他們的首都Vilnius當選了2009年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2009)(以前Brighton曾在英國國內選到前八名;今年(2008)的歐洲文化之都是利物浦Liverpool)。昨晚在Wigmore Hall前廳看到一些Vilnius的宣傳。現場節目單難得免費,A4大小的版面,設計如左上角的圖片顯示,那真人大小的頭像其實有點駭人。打開一看,就有「立陶宛大使的話」這種東西,看起來有點官樣,可是因為很久沒看到這種東西,反而覺得有趣。當然內容主要是介紹立陶宛的歷史與讚揚Muza女士的音樂成就,多少也學了點知識。因為2009年的緣故,她也被封為Vilnius的「文化使節」。我想她該已經算是「立陶宛的國寶」了吧。

現在進入重點:音樂會。
昨晚的演奏從蕭邦練習曲的六支選曲開始,接著是蕭邦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即為著名的「送葬進行曲」)。中場休息之後,下半場是立陶宛音樂家兼畫家Ciurlionis (1875-1911)的三首前奏曲與兩首夜曲;最後是普羅高菲夫的第六號奏鳴曲。蕭邦練習曲是技巧困難多樣的曲子(註一),但見Muza非常明快地就進入狀況,一般聽演奏會時常見的「暖身」階段非常短。大體來說,她給我的印象是「從頭到尾都展現出鋼鐵般的意志」,鋼琴聲音非常洪亮;一方面彷彿不用多費力氣,就能彈奏出非常響亮的琴聲(註二),另一方面,兩小時的演奏會中,那響亮的程度從頭到尾都沒有顯現疲態(M說反而是聽眾可能被疲勞轟炸,哈)。另外,她的聲音整體內涵非常豐富,層次分明,無論何時,都可以清楚聽到不同聲部各自的氣質。一晚聽下來,確實是令人心滿意足的鋼琴演奏。相信她的名望還會繼續在國際間提升。我想她不同於幾位已經成名到有點熟爛的鋼琴家之處是,她的演奏雖然技巧高超但沒有匠氣,你聽得出這個人處理音樂的態度很誠實,是因為她認為應該這麼表現而表現,並且也沒有討好聽眾的意圖。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我想她的音樂稍微缺乏溫情,不過這也不表示冷峻(嗯……我只能用「鋼鐵般的意志」來形容)。舉例來說,在蕭邦的練習曲和奏鳴曲中,許多地方還是會令人升起熱情之感,但在「送葬」那一樂章中間較為柔緩的段落,我本來期盼某種較為詩意的柔情,她的表現卻稍微「無感情」——高音的主旋律雖有亮麗如銀鐘的漂亮叮噹聲,但並不給予更多的情感(註三)。不過走筆至此,忽然想到或許那真的是演奏者本人有意識的決定。那高音或許真的是教堂鐘聲,而在葬禮的場合中,如果那是教堂鐘聲——在悲沈的葬禮進行之中,鐘聲傳來,此時人們從自己的情緒中醒來,怔怔地聽著鐘聲——那麼,她的表現恐怕比較反映真實吧……。

Her new website: http://www.rubackyte.eu/

演奏結束後,我隨M去了後台向Muza打招呼。在兩小時的響亮琴聲後,Muza看來精神仍然很好,和M用法文打了招呼,看到我似乎很高興(隔了一年多,並沒有把我忘掉),用不是那麼熟練的英文向我問候,並給了我一個紮實的擁抱,不勉強也不誇張。這是這個女人讓我覺得神祕的地方。教鋼琴時(我不是她的學生,只是在旁邊看而已)她還蠻像刻板印象中嚴峻的鋼琴教師,在舞台上是個具有「鋼鐵般的意志」的演奏家,謝幕時又看得出是個熟練自信的表演者。但與人接觸時,卻好像平常人一樣……這是什麼描述法……我想重點還是之前所說的「誠實」吧。對待音樂的誠實態度,在與人的一般接觸上,則表現為「誠懇」,一點架子都沒(也沒有什麼藝術家的神經質或戲劇性之類的)。結論是能被這位世界級的演奏家誠懇地擁抱,實在榮幸。
在後台還見到幾個去年夏天在庇里牛斯山見過的人,包括一位東方混血的年輕英國男生,還有一位瑞士心理學家,他的專業是利用催眠幫助運動員和舞台表演者克服怯場問題,以便更充分的發揮水準。昨晚演出完後還有酒會,和那2009年歐洲文化之都有關;有人邀請我們留下來,不過因為要趕火車就免了。當然祝福Muza女士未來演出更加成功,也期盼未來還有機會與她有更多的接觸。

註一:中場休息時,M告訴我「六支蕭邦練習曲」是很不尋常的曲目選擇。據說魯賓斯坦曾自稱:他只在安可曲時演奏蕭邦的練習曲,通常一首,最多兩首,原因是安可曲是演奏家完成了主要任務後,身心都比較放鬆、自由、有彈性的狀況下演奏的,換言之較能揮灑自如,此時彈較為困難的小曲反而安全。不然很有可能因緊張或求好心切而犯太多錯誤。

註二:這是陸陸續續從M那裡學來的知識:近代鋼琴的演進主要是往響亮的方向發展,鋼琴家也努力發展出讓琴音響亮的演奏方式。雖然肌肉力量很重要,但當然不是靠蠻力;有多種不同的手勢與動作可以讓聲音響亮。Muza能不用多餘動作而使鋼琴發出那般嘹亮的聲響,自然是很厲害的了。

註三:中場休息時曾和M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說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鋼琴家在大型演奏廳表演時,必須照顧到所有的聽眾,所以無論再溫柔,都不能讓後排聽眾聽不到琴音。他猜想Muza是用這樣的原則在彈。雖然他也同意我整體來說「柔情太少」的感想。

12 October, 2008

秋行 A Walk at Seven Sisters

難得的晴朗週日,趁陰暗的冬天來臨前,與幾個朋友到Seven Sisters走了一趟。雖然今天霧氣重些,陽光還是很溫暖,走著走著會出汗的程度。

或許因為是週日,正好有海上獨木舟團體的聚會。他們從河口滑到海上後,竟然開始玩衝浪!細長的船身乘在浪頭上,快速又順暢地往陸地方向滑行,看來真的很好玩的樣子。


樹上結滿了大紅色的小果實,為秋天增添了另一種奇異顏色。
(如果把牛的照片放大來看,會發現遠處有幾株樹的顏色很紅。那也是果實造成的喲。)
以前也曾經拍過同一棵樹,查了一下時間,是2006年的10月初(當時也說了「多吸收些太陽能,為冬天的來臨提早做準備……」,哇哈哈……)。時間非常相近,樹卻不似今年那樣紅。說起來今年紅色的東西很多:紅色的樹果、還沒熟的黑莓,連牆上的長春藤都比往年紅得多。
這會是某種氣候指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