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July, 2017

返英雜記

熱浪過後,終於恢復到清晨冰涼如水的皮膚感覺。雖然昨天氣溫便已經沒那麼高了,但或許要等到夜晚,蓄積在都市中的熱才慢慢散去吧。現在才開始像過去所熟知的初夏。嗯,甚至有點像秋日初臨時的感覺,因為暑熱的記憶還在,涼爽相對地成為新鮮。也可以說,這趟返英,直到三天後的今晨,從溫度上來說才回到與過去大部分經驗相符的英國。
真是有趣。
不過,在此之前,前天早上和M去公園散步時,在公園的小cafe先一步感受到味蕾的「歸鄉」。那是鹹鮭魚、羊乳酪、芝麻葉、酪梨、雞蛋、酸種麵包等集結而成的味覺爆發。其實一點都不複雜,但充滿風味,更重要的是讓人有種在吃真實的食物、把實在的能量納入自己體內的感動。而且不知怎麼的(當然可能是心理作用),還覺得腦袋清晰起來,許多想法飛快運轉。其中包括台英兩地食物印象的對比。這會牽涉到兩邊食物歷史和許多過往經驗,就不一一多談;主要是腦中冒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幾句,而對我來說,這一份鹹鮭魚麵包餐正是文質平衡的「君子之食」。不造作也不粗野,幾樣簡單但品質好的素材,帶來的是味覺、食慾、心靈、甚至智性的全方位滿足。這樣的食物吃下肚去,真的會讓人快樂起來。
還有另一個令人感動的,就是酒吧午餐時喝到的萬分想念的cask ale。杯子舉到面前,口唇接觸到杯緣的同時,ale特有的酸甜發酵芬芳也撲鼻而來。許久沒有聞到這氣味,禁不住把鼻子湊在玻璃杯口多吸入幾次。此時才忽然發現,在台灣喝啤酒時嗅覺參與的程度實在太少了啊。而這更顯cask ale是原桶發酵後,不過濾不滅菌不分裝不打氣不冰藏,直接送到酒吧及顧客口中的飲料。裡面充滿了活生生的酵母菌吧——看著那杯漂亮蜂蜜色的液體,禁不住要為這個事實讚嘆——更覺得自己的啜飲就像是把其他生命納入自己生命的儀式,並因此愈發肯定自己和世界都是活的。
吃與喝,原本就應該是這樣直接探觸生命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