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的耶誕大餐又是大廚V的精心傑作,幾位熟友圍坐桌邊,閒聊飲酒、享受美食,不知不覺從下午兩點一路吃到晚上八點......感謝主人V&D&V弟的策劃執行,也感謝諸友人的溫馨齊聚。趁著放上耶誕大餐照片的機會,在此也祝英國與台灣親友皆有溫暖的年尾與充滿幹勁的新年!
啊錯了,這張照片與耶誕大餐無關,只是接近中午時分到海邊散步時,目睹此一清涼景象,忍不住拍下來「激勵」大家一下,呵呵......
OK,回到餐桌上來。這是餐前麵包。沒記錯的話是黑麥麵包。
搭配麵包的奶油,據說是以海鹽調味。切面還有層理,很可愛。
美麗的前菜是蝦子沙拉。基座圓柱以西生菜為主角構成,上下還各夾一枚烤軟去皮的紅椒,外圈裝飾著的醬料有兩種口味,真的是兼具美觀與美味的誘人前菜啊。
噹噹噹!主菜上場!整隻火雞被兩排鴨腿簇擁著降落在餐桌中央,個人覺得有點科幻氣息XD
主廚熟練地切割火雞......
眾人分菜。
分好菜後,淋上醬汁,開始享用!
大家的吃相就不在此分享了。(其實光是吃就忙得沒時間拍照!)
甜點竟然是五樣小甜點的拼盤!主菜過後,其實已經有點缺乏戰力了,但是美點當前,還是奮力掃盤。前景的綠色球狀物是V親手做的開心果冰淇淋,據說超市冰淇淋的開心果成分只有2%,而這裡的開心果成分有35%!吃起來真的是超濃的開心果味啊。
千層派也是完全由主廚精製,酥餅酥脆、果味豐富濃郁,還是要忍不住讚嘆手藝之巧。
來張眾人享受甜點(面對甜點各有所思)的畫面。
什麼,還沒結束?最後又出現起司拼盤!搭配醋栗醬與小藍莓,更添風味。
這樣吃下來的結果,直到今天早上我只用一顆小蘋果解決早餐......總之真是滿足啊。
26 December, 2011
22 December, 2011
Christmas windows 耶誕櫥窗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今天上街時覺得商店的櫥窗比往年漂亮。要不是商家的審美觀在今年忽然一致提升,就是因今年耶誕節前買氣不夠旺,讓商家採取美觀戰術吸引客人;再不然就是「反正大家今年都窮,就來美化環境、苦中作樂吧!」
總之,今天先隨手拍了幾張街景和櫉窗,改天有時間再好好精選一些美麗的範例吧!
總之,今天先隨手拍了幾張街景和櫉窗,改天有時間再好好精選一些美麗的範例吧!
20 November, 2011
20 October, 2011
香菇 Mushroom
這是九月五日發生的事情。
早上起床,在半清醒狀態中去上廁所時,忽然瞥見馬桶旁的牆角有個圓圓的東西,有點像是維他命瓶蓋掉在角落似的。可是有點怪怪的--再仔細一看,竟然是朵香菇!
香菇!傳說中會從潮溼陰暗的角落冒出來的東西!還可以代表心情極度陰鬱的狀態!一直以為那只是一種誇大的形容或好笑的比喻,沒想到竟然成了活生生的事實......
被我發現的當時,蕈傘早已完全張開、孢子散落一地(地面紅褐色的一片便是)。不知一切是否已經太遲,因為孢子也是著名的無孔不入的散播者,即便我在拍完照之後立刻把這朵香菇消滅、用吸塵器把地面吸乾淨,還是擔心某日會冒出不只一朵,而是一叢香菇啊......
處決後的香菇。因為就在馬桶旁邊,不想直接用手觸摸,所以隔了層塑膠袋。
事發至今已過一個半月,浴室裡並沒有長出新的香菇(吸塵器裡也沒有),希望這朵香菇是僅此一次的偶然......。
最重要的是,請千萬不要讓我的房東知道這件事啊!感謝大家。
補充一下:當時我不只用了吸塵器,還在「患處」噴了殺菌清潔劑,希望有用......
關於這個事件的反思:其實過去多木造房子的狀況下,房內長出蕈類應該沒那麼少見。只是我長大的公寓是鋼筋水泥屋,才會從來沒看過房子長香菇(真的是這樣嗎?)這次的香菇事件,讓我重新體認到這棟維多利亞時代建築基本上是磚塊和木頭所造的房子的事實......
早上起床,在半清醒狀態中去上廁所時,忽然瞥見馬桶旁的牆角有個圓圓的東西,有點像是維他命瓶蓋掉在角落似的。可是有點怪怪的--再仔細一看,竟然是朵香菇!
香菇!傳說中會從潮溼陰暗的角落冒出來的東西!還可以代表心情極度陰鬱的狀態!一直以為那只是一種誇大的形容或好笑的比喻,沒想到竟然成了活生生的事實......
被我發現的當時,蕈傘早已完全張開、孢子散落一地(地面紅褐色的一片便是)。不知一切是否已經太遲,因為孢子也是著名的無孔不入的散播者,即便我在拍完照之後立刻把這朵香菇消滅、用吸塵器把地面吸乾淨,還是擔心某日會冒出不只一朵,而是一叢香菇啊......
處決後的香菇。因為就在馬桶旁邊,不想直接用手觸摸,所以隔了層塑膠袋。
事發至今已過一個半月,浴室裡並沒有長出新的香菇(吸塵器裡也沒有),希望這朵香菇是僅此一次的偶然......。
最重要的是,請千萬不要讓我的房東知道這件事啊!感謝大家。
補充一下:當時我不只用了吸塵器,還在「患處」噴了殺菌清潔劑,希望有用......
關於這個事件的反思:其實過去多木造房子的狀況下,房內長出蕈類應該沒那麼少見。只是我長大的公寓是鋼筋水泥屋,才會從來沒看過房子長香菇(真的是這樣嗎?)這次的香菇事件,讓我重新體認到這棟維多利亞時代建築基本上是磚塊和木頭所造的房子的事實......
今年的百合
今年陽台上的百合花季從9月16日開始,持續一個月。和去年比較起來晚了約一週--可是去年已經比前年晚了十天左右。為什麼一年比一年晚呢?今年夏天的確不暖,據說是18年來最冷的夏天。如果真是溫度的緣故,就無關我沒施肥的責任了...(喂!)
花瓣外側當然還是有晒過太陽之後的紫紅線條,但似乎比不上去年的粗壯。記得今年中秋節(9月12日)前後對天氣的感覺也是「暖不起來」,或許這紫紅線真的可以當作日光累積量的指標呢。
陽台外側(圖右側)的植株原本是朝向陽光較多的方向長的,只是在開花前被我硬生生轉向陽台內側。這樣我才可以輕鬆賞花。
本圖中的百合都是第四次開花了。雖說今年沒施肥,春天時倒是曾幫部分植株換土,或許因此其中一株又恢復了一莖三朵的水準,總算從去年一莖一朵的劣勢扳回一成。呵呵。
花瓣外側當然還是有晒過太陽之後的紫紅線條,但似乎比不上去年的粗壯。記得今年中秋節(9月12日)前後對天氣的感覺也是「暖不起來」,或許這紫紅線真的可以當作日光累積量的指標呢。
陽台外側(圖右側)的植株原本是朝向陽光較多的方向長的,只是在開花前被我硬生生轉向陽台內側。這樣我才可以輕鬆賞花。
本圖中的百合都是第四次開花了。雖說今年沒施肥,春天時倒是曾幫部分植株換土,或許因此其中一株又恢復了一莖三朵的水準,總算從去年一莖一朵的劣勢扳回一成。呵呵。
05 August, 2011
五分鐘麵包 Artisan Bread in 5 Minutes A Day
兩週前,熱心飲食實作的V向朋友們介紹了所謂的「五分鐘麵包」,並現場示範,我才真正了解為什麼她近來屢次稱讚這個做麵包的方法,而且一直持續不懈地做。因為實在太方便了!
這個方法最初是一位美國先生Jeff Hertzberg研究出來的,然後和一位麵包與派皮師傅女士Zoe Francois合作發展並推廣,據說在美國掀起熱潮,後來他們兩人並出了書:ARTISAN BREAD IN 5 MINUTES A DAY: The Discovery that Revolutionizes Home Baking. 所謂的5分鐘,是指處理麵團的時間,發麵團或烘焙的時間自然是另計。儘管「五分鐘」多少有點耍噱頭,因為麵包的花樣可以很多,越複雜的當然要花越多時間;但如果只做最基本的麵包,真的只要五分鐘就夠了!
到底這麵包怎麼做呢?就是這麼簡單:只要把水和麵粉、酵母、鹽混合均勻,放進冰箱大半天或隔夜之後,就可以取出想要的份量,稍微塑形便可以進烤箱!不需用高筋麵粉、不用揉麵團、不用等著發兩次麵團,當然之後也沒什麼道具需要清洗!而且這麵團可以在冰箱中存放兩週之久,這段期間隨時可以拿出來使用!想吃多少就做多少,再也不用吃隔天(甚至隔餐)的麵包了!
學會了這麼方便的方法後,眾多朋友躍躍欲試,不少人第二天就開始實際操作,各自也對成果很滿意。當然我也很高興地加入了「五分鐘麵包」的行列。下面就是一系列的實際成果:
這是五分鐘麵包第一號:單純的全麥麵包。大小比拳頭大一點,重量約120公克。烤出來真的有模有樣,而且看下圖的麵包切面,海綿狀的孔洞表示麵團發得很漂亮。這麵包咬起來皮脆心軟,裡面質感並不太硬,但是很Q,用手指把一小塊麵包捏扁後,真的會像海綿一樣彈回原形。最棒的是含水量很高--我以前烤全麥麵包時往往覺得吃起來太乾,麵包本體也容易破裂掉屑,但這麵包完全沒有這種問題。
試過單純的麵包,再來就要做一點變化了。下面依時間順序排列。
上圖是全麥麵包加上隨便的夾麵包用的起司;切開時起司還是軟的。
我喜歡的碎橄欖麵包。
核桃麵包也很不錯。
這是第一次用白麵粉,所以也先做不加料的單純麵包。上圖的麵包約拳頭大小,中間的裂紋是烤的過程中自己產生的(雖然也可以先用刀劃開)。出爐時,直覺得這麵包好像小時候的卡通「小天使」(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所繪的麵包。我那時非常嚮往那種麵包呢!
下面則是切開來的樣子。再一次,看到麵包發得很漂亮的證據--如海綿般的孔洞。
這是今天的成品:起司麵包。這回用了比較恰當的起司,瑞士的Emmental起司。這種起司買來時硬硬的,質地很密,有點像橡膠(或放在冰箱裡的硬年糕),但加溫之後便會熔化。我在麵團中心放了切成丁的起司,表面灑上刨絲的起司。烤出來的麵包略小於拳頭,一個重量120克左右。
結果也如我所願:麵包變成圓鼓鼓的形狀,從中間切開則出現鑲著起司的大空洞。
最後,稍微透露一下配方作法,應該沒有關係吧?
基本麵團配方:
水 750ml
酵母 1.5大匙
鹽 1.5大匙
普通麵粉 900g
(我每次準備的麵團份量是上面的1/3。)
(我發現酵母和鹽的份量其實可以很彈性,酵母不管放多少都會發,鹽則關係到顆粒大小以及個人口味問題。對我來說上面的比例有點太鹹。)
(所以比較重要的是水與麵粉的比例。剛混好的麵團比傳統麵團濕很多,是沒辦法自己站著的。)
(據說水份正是這種麵團不用揉的關鍵:麵粉中的筋質因為有充足的水而自行開始結合「出筋」,便不用靠人力或機器來幫助筋質與筋質的相遇了。)
作法一、準備麵團:
1. 準備一個可以存放於冰箱的容器,據說高筒狀的最適合,而且不需密封(為了讓酵母可以呼吸),所以冷水壺是理想的選擇。(混合好的麵團在容器中只佔1/3左右的空間,千萬不要超過1/2,不然麵團膨脹後會溢出容器!)
2. 把上述材料倒進容器中,沒有特定順序,均勻混合。可以用筷子或湯匙攪拌,只要看起來均勻就好,不需要用力到像在揉麵團一樣。
3. 混合好的麵團在室溫下靜置20-30分鐘,然後放進冰箱。
4. 等到麵團長成兩倍大時,就可以拿來烤麵包了。前面建議使用高筒狀容器,好處在此就很明顯:在容器中變成兩倍高度時就是兩倍大了。晚餐後睡覺前準備的話,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拿來烤;或者早上準備,晚餐時便可以使用。
作法二、烤麵包:
1. 把冰箱中的整罐麵團拿出來。比較講究的話,可以先在室溫中放20分鐘再開始處理,不過要直接處理也行。
2. 預熱烤箱。攝氏180-200度,視你的烤箱性能而定。
3. 烤盤灑上麵粉,手上也稍微沾粉,從容器中取出想要的麵團份量,直接在烤盤上處理。稍微壓扁摺疊(通常是三等份摺疊),加入想要的材料,做出想要的形狀。在室溫下再等個10分鐘左右,放進預熱好的烤箱。(需要提醒您把剩下的麵團再放回冰箱嗎?)
4. 拳頭大小的麵包,烤大約20分鐘即可。
麵團本身還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變化,例如加蛋、奶油和糖變成甜麵團,或加入黑麥變成黑麥麵包等等,不過詳細配方我暫時還不知道......有興趣的人,據說網路上也有不少資訊與討論,歡迎自行加入五分鐘麵包的實作行列!
這個方法最初是一位美國先生Jeff Hertzberg研究出來的,然後和一位麵包與派皮師傅女士Zoe Francois合作發展並推廣,據說在美國掀起熱潮,後來他們兩人並出了書:ARTISAN BREAD IN 5 MINUTES A DAY: The Discovery that Revolutionizes Home Baking. 所謂的5分鐘,是指處理麵團的時間,發麵團或烘焙的時間自然是另計。儘管「五分鐘」多少有點耍噱頭,因為麵包的花樣可以很多,越複雜的當然要花越多時間;但如果只做最基本的麵包,真的只要五分鐘就夠了!
到底這麵包怎麼做呢?就是這麼簡單:只要把水和麵粉、酵母、鹽混合均勻,放進冰箱大半天或隔夜之後,就可以取出想要的份量,稍微塑形便可以進烤箱!不需用高筋麵粉、不用揉麵團、不用等著發兩次麵團,當然之後也沒什麼道具需要清洗!而且這麵團可以在冰箱中存放兩週之久,這段期間隨時可以拿出來使用!想吃多少就做多少,再也不用吃隔天(甚至隔餐)的麵包了!
學會了這麼方便的方法後,眾多朋友躍躍欲試,不少人第二天就開始實際操作,各自也對成果很滿意。當然我也很高興地加入了「五分鐘麵包」的行列。下面就是一系列的實際成果:
這是五分鐘麵包第一號:單純的全麥麵包。大小比拳頭大一點,重量約120公克。烤出來真的有模有樣,而且看下圖的麵包切面,海綿狀的孔洞表示麵團發得很漂亮。這麵包咬起來皮脆心軟,裡面質感並不太硬,但是很Q,用手指把一小塊麵包捏扁後,真的會像海綿一樣彈回原形。最棒的是含水量很高--我以前烤全麥麵包時往往覺得吃起來太乾,麵包本體也容易破裂掉屑,但這麵包完全沒有這種問題。
試過單純的麵包,再來就要做一點變化了。下面依時間順序排列。
上圖是全麥麵包加上隨便的夾麵包用的起司;切開時起司還是軟的。
我喜歡的碎橄欖麵包。
核桃麵包也很不錯。
這是第一次用白麵粉,所以也先做不加料的單純麵包。上圖的麵包約拳頭大小,中間的裂紋是烤的過程中自己產生的(雖然也可以先用刀劃開)。出爐時,直覺得這麵包好像小時候的卡通「小天使」(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所繪的麵包。我那時非常嚮往那種麵包呢!
下面則是切開來的樣子。再一次,看到麵包發得很漂亮的證據--如海綿般的孔洞。
這是今天的成品:起司麵包。這回用了比較恰當的起司,瑞士的Emmental起司。這種起司買來時硬硬的,質地很密,有點像橡膠(或放在冰箱裡的硬年糕),但加溫之後便會熔化。我在麵團中心放了切成丁的起司,表面灑上刨絲的起司。烤出來的麵包略小於拳頭,一個重量120克左右。
結果也如我所願:麵包變成圓鼓鼓的形狀,從中間切開則出現鑲著起司的大空洞。
最後,稍微透露一下配方作法,應該沒有關係吧?
基本麵團配方:
水 750ml
酵母 1.5大匙
鹽 1.5大匙
普通麵粉 900g
(我每次準備的麵團份量是上面的1/3。)
(我發現酵母和鹽的份量其實可以很彈性,酵母不管放多少都會發,鹽則關係到顆粒大小以及個人口味問題。對我來說上面的比例有點太鹹。)
(所以比較重要的是水與麵粉的比例。剛混好的麵團比傳統麵團濕很多,是沒辦法自己站著的。)
(據說水份正是這種麵團不用揉的關鍵:麵粉中的筋質因為有充足的水而自行開始結合「出筋」,便不用靠人力或機器來幫助筋質與筋質的相遇了。)
作法一、準備麵團:
1. 準備一個可以存放於冰箱的容器,據說高筒狀的最適合,而且不需密封(為了讓酵母可以呼吸),所以冷水壺是理想的選擇。(混合好的麵團在容器中只佔1/3左右的空間,千萬不要超過1/2,不然麵團膨脹後會溢出容器!)
2. 把上述材料倒進容器中,沒有特定順序,均勻混合。可以用筷子或湯匙攪拌,只要看起來均勻就好,不需要用力到像在揉麵團一樣。
3. 混合好的麵團在室溫下靜置20-30分鐘,然後放進冰箱。
4. 等到麵團長成兩倍大時,就可以拿來烤麵包了。前面建議使用高筒狀容器,好處在此就很明顯:在容器中變成兩倍高度時就是兩倍大了。晚餐後睡覺前準備的話,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拿來烤;或者早上準備,晚餐時便可以使用。
作法二、烤麵包:
1. 把冰箱中的整罐麵團拿出來。比較講究的話,可以先在室溫中放20分鐘再開始處理,不過要直接處理也行。
2. 預熱烤箱。攝氏180-200度,視你的烤箱性能而定。
3. 烤盤灑上麵粉,手上也稍微沾粉,從容器中取出想要的麵團份量,直接在烤盤上處理。稍微壓扁摺疊(通常是三等份摺疊),加入想要的材料,做出想要的形狀。在室溫下再等個10分鐘左右,放進預熱好的烤箱。(需要提醒您把剩下的麵團再放回冰箱嗎?)
4. 拳頭大小的麵包,烤大約20分鐘即可。
麵團本身還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變化,例如加蛋、奶油和糖變成甜麵團,或加入黑麥變成黑麥麵包等等,不過詳細配方我暫時還不知道......有興趣的人,據說網路上也有不少資訊與討論,歡迎自行加入五分鐘麵包的實作行列!
25 July, 2011
記 Amy Winehouse
不久前還想到Amy Winehouse,沒想到再次看到她的名字,卻是她身故於倫敦自宅的消息。
當然並不是我有超能力。會想到Amy Winehouse是有原因的。七月三日的中國時報有一篇陸蓉之的〈為什麼是女神卡卡?〉,把Lady Gaga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畢卡索,讚譽她(以及她的團隊)的多才,集合各種創意表現於一身,包括音樂、視覺、舞台、設計、時尚、行動藝術、cosplay……等等等等。姑且不論我們要不要接受這樣就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畢卡索,集合多種表現形式的「創意圖騰」之說倒是不容否認。但,反過來想,對於支持藝能娛樂圈的龐大群眾來說,「音樂」又代表什麼?在這視覺創意大行其道、一切事物重視「包裝」的時代,大家還聽「音樂」本身嗎?
此時,我想到了Amy Winehouse。想著改天要仔細聽聽她的音樂。只可惜,那一「改天」就改到了她人生終結的七月二十三日……。
其實我對流行音樂根本是毫不關心,對藝人八卦也近乎無知。即便如此,我還是聽過Amy Winehouse的歌,能認得她的低沈嗓音、超黑眼線往上斜翹的特異扮相。她的Rehab正紅的時候,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聽到那段「no, no, no」與「go, go, go」,然後隱約地好像知道她的感情問題是八卦雜誌非常感興趣的議題,僅此而已。所以那天晚上,我一邊從Youtube放著她比較有名的曲子,一邊讀著Wikipedia,才第一次知道她出身北倫敦的猶太家庭(為什麼猶太人好像很會出音樂家?),受家裡影響喜歡爵士樂,從小就顯現出叛逆性格,出道前被經紀公司當作最高機密隱藏著,二十二歲就憑著專輯Back to Black得了五項葛萊美獎,其後也獲獎無數;該專輯還是英國2007年排行榜冠軍,一年中賣出了185萬張(英國人口大約六千萬)。許多人認為她是天才。但另一方面,她的酗酒與吸毒、暴力與自殘、躁鬱症和飲食失調、與Blake的分分合合等,則又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強烈吸引狗仔八卦的興趣,以致於後來她採取法律行動禁止狗仔隊跟蹤、以及在自家一百公尺範圍內不得尾隨拍照等等……讀著讀著,本來在背景放著的一首歌突然穿越這些文字,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那是Tears Dry On Their Own。並不是很戲劇性的旋律,但有某種在深處的東西敲打著我的心,而且是連綿地、不放棄地、一次比一次深刻地、要把人捲進去似的進行著,然後嘎然而止。
這讓我不得不又重複聽了好幾次,看著影片,並且把歌詞找出來對照著聽。然後又用這樣的方法聽看了Back to Black和Rehab。有了完整的歌詞,我才明白:原來她的歌裡有某種十分黑暗的東西。即使連聽似詼諧的Rehab也是如此。並不是明顯地談論著黑暗的話題,也不僅是因為歌詞中用到了darkness一字,而是在好似蠻不在乎的神情和敘述之中,卻包藏著深深的悲傷。那悲傷極深,不斷自行輪迴重複加重,於是深到沒有人可以到達那同樣的深度而拯救她。那種哀傷結晶成為一種純粹的東西,而Amy Winehouse懷著這純粹的哀傷在體內,獨自活著。或許正因沒有人可以到達那深度,歌與歌詞也毋須用強烈的哭喊來訴說,而只能使用看似尋常的平然語調來敘述男女愛情的合分。可以瞭解的人就可以瞭解,但也毋須交換意見。我必須承認,這,非常強烈地吸引我自己體內的某種東西。我隨著Tears Dry On Their Own的旋律,在影片裡的Winehouse孤獨地賴在便宜旅館的床上時,為她兀自乾去的淚水再注入新的淚。
當然,上面所說的孤獨與哀傷,也可以只是一種後見之明甚至牽強附會,因為如今Winehouse已經以27歲的年紀終結一生,她的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還以終極的姿態──死亡──來宣告解決的不可能。但巧的是,我常上網拜訪的占星專欄作家Jonathan Cainer當晚發佈了一篇關於Winehouse的文章,帶給我一些共鳴(全文請見這裡)。這位Cainer在英國算是小有名氣,常受報章雜誌邀請,撰寫名人的占星專文。他自述九週前寫Winehouse的文章時,以及接下去的一段時間,他不住地聽Winehouse的歌,並期望每週都寫她的專欄,也想盡可能藉此傳達正面的訊息給她,因為她正面臨重大的關卡……他說:「Great performers [of the “27 club”] who all died just before their Saturn Return. The Saturn return occurs around the age of 28 or 29, with the exact date varying from person to person. It's a sobering influence that slows us down, sharpens us up, sets us on the road for the next phase of our life... and somehow awakens us to the need to start playing a long game.(「27俱樂部」的偉大表演家們,都是在「土星回歸」前故世的。土星回到與出生時相同位置的確實時間依人而異,但通常發生在28或29歲。這是段沈重艱難的時期,會迫使人放慢腳步、接受磨練,好繼續人生下一階段的旅程……某種程度來說,也使人領悟到人生不是短暫的賽局,必須要轉換心境打持久戰。)」然後又說:「It's like a wide, sheltered ledge on the steep cliff that we climb through our twenties. But before we can breathe out in that safe place, we first have to get ourselves to it. At 27, the ledge is near but, from below, you can't necessarily see how close you are to it. And the last mile of any journey is often the toughest.(這就好像沿著垂直的峭壁攀爬屬於我們二十幾歲時的樓梯一樣。但在抵達峭壁頂端、可以安心喘口氣前,我們必須先爬上去。如果從底下往上看,27歲時距離峭壁頂上好像不遠,但爬的人不見得知道還要努力多久才會抵達目標。而且,攀爬的最後一小段通常也是最艱辛的一段。)」這段說明為「27俱樂部」提供有趣的解釋,但更讓我回想起自己的二十幾歲中後段,也想起曾經認識的處於那個時段的一些人,想到:的確(也幸好),我已經過了那段時間了。曾經我也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在25歲之前大放異彩,就表示那個人才能不足,一輩子的表現有限。實際上超過25歲後、到而立之前,對我來說確實也經歷過某些內在的風暴與衝突。如今那些都已過去,我似乎更能了解長久經營是怎麼回事,也更想要珍惜各種值得長久經營的人事物。我也想起沒有活過那段時間的友人,心思敏捷而擁有不凡才華的魅力,走入自己思索而得到的絕境後(如今想來,那也是一種純粹的狀態),拒絕再繼續活下去。也有這樣的實例:神童音樂家常常在二十幾歲之後會遇到障礙,無法再表現得像過去一樣精采;運氣好的人潛沉十幾年之後可以再找到屬於自己的表現方式而復出,運氣不好的人再也無法重出音樂舞台。似乎真的有某個分界點,在那分界點兩邊的人們是以不同的方式運作著。所謂的天才似乎總是早慧,把二十幾歲之前的運作方式發展到極致而不可能去顧及「人生的持久戰」;而堅持自己的叛逆、又能夠把自己的體驗完好地轉化為歌的Amy Winehouse,顯然是天才中的一員。
人們喜歡才華,通常會受他人的才華吸引而喜歡、欽羨那個人。但當那位「天才」在其他部分超過了常人能接受的限度時,人們某種程度上又會慶幸自己不是天才,放棄去了解,並且與之畫清界線。Winehouse的八卦新聞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也必須要有人們將她視為「異類」的基礎吧。在新聞網站上看著眾多讀者的留言,除了最常見的祝她安息,以及惋惜這樣一個天才的喪失,不少人會或明或暗地提起酗酒與吸毒(甚至據說是引介她毒品的前夫Blake)對她的傷害。儘管警察表示目前死因還不明,宅中也並未發現毒品的痕跡,但人們似乎仍急於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答案與怪罪的對象。從她的歌與過去自殘與躁鬱的紀錄來看,我卻不禁想像她還有太多理由可以死去而太難繼續活著──無論是不是有意識的。有位讀者的回應也說:「對她的父母來說,這些年來恐怕就像看著慢動作播放的火車相撞事故,只能眼睜睜看著,卻無能為力。」如果沒有毒品,還可以有酒精,如果沒有酒精,還可以有嚴重抑鬱,有飲食失調,再下來還可以有刀刃有硬物,還有意志……如果我們享受著她的歌卻要責備她的無法自我管理,或許只是平凡人的自私。或許她的天賦與她的早隕其實是不可分的整體。
我不知道她的多數歌迷們喜歡她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嗓音、能寫出好歌詞的才華,抑或是藉由她,自己內心的深沈哀傷得以抒發、找到共鳴?我真的不知道。總的來說,還是因為「音樂」吧。那天晚上幾個朋友談到Winehouse亡故的消息時,有人說「她會成為傳奇(legend)」、「她已經是個傳奇」,我深深同意,因為我知道:她的人與她的歌,會長久留存在人們記憶之中。
下面試著貼上Tears Dry On Their Own的Youtube影片,不過我不知道會不會有區域限制。看不到影片的朋友,只好請自行用關鍵字想辦法找來聽。後面附歌詞。
All I can ever be to you is a darkness that we know
And this regret I got accustomed to
Once it was so right when we were at our high
Waiting for you in the hotel at night
I knew I hadn’t met my match but every moment we could snatch
I don’t know why I got so attached
It’s my responsibility and you don’t owe nothing to me
But to walk away, I have no capacity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in this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I don’t understand, why do I stress the man
When there’s so many better things at hand
We could a never had it all, we had to hit a wall
So this is inevitable withdrawal
Even if I stop wanting you, a perspective pushes through
I’ll be some next man’s other woman soon
I cannot play myself again, I should just be my own best friend
Not f*** myself in the head with stupid men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 way in this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So we are history, your shadow covers me
The sky above, a blaze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in this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I wish I could sing no regrets and no emotional debts
‘Cause we kiss good bye the sun sets
So we are history, the shadow covers me
The sky above, a blaze that only lovers see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my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my deep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my deep shade
My tears dry
當然並不是我有超能力。會想到Amy Winehouse是有原因的。七月三日的中國時報有一篇陸蓉之的〈為什麼是女神卡卡?〉,把Lady Gaga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畢卡索,讚譽她(以及她的團隊)的多才,集合各種創意表現於一身,包括音樂、視覺、舞台、設計、時尚、行動藝術、cosplay……等等等等。姑且不論我們要不要接受這樣就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畢卡索,集合多種表現形式的「創意圖騰」之說倒是不容否認。但,反過來想,對於支持藝能娛樂圈的龐大群眾來說,「音樂」又代表什麼?在這視覺創意大行其道、一切事物重視「包裝」的時代,大家還聽「音樂」本身嗎?
此時,我想到了Amy Winehouse。想著改天要仔細聽聽她的音樂。只可惜,那一「改天」就改到了她人生終結的七月二十三日……。
其實我對流行音樂根本是毫不關心,對藝人八卦也近乎無知。即便如此,我還是聽過Amy Winehouse的歌,能認得她的低沈嗓音、超黑眼線往上斜翹的特異扮相。她的Rehab正紅的時候,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聽到那段「no, no, no」與「go, go, go」,然後隱約地好像知道她的感情問題是八卦雜誌非常感興趣的議題,僅此而已。所以那天晚上,我一邊從Youtube放著她比較有名的曲子,一邊讀著Wikipedia,才第一次知道她出身北倫敦的猶太家庭(為什麼猶太人好像很會出音樂家?),受家裡影響喜歡爵士樂,從小就顯現出叛逆性格,出道前被經紀公司當作最高機密隱藏著,二十二歲就憑著專輯Back to Black得了五項葛萊美獎,其後也獲獎無數;該專輯還是英國2007年排行榜冠軍,一年中賣出了185萬張(英國人口大約六千萬)。許多人認為她是天才。但另一方面,她的酗酒與吸毒、暴力與自殘、躁鬱症和飲食失調、與Blake的分分合合等,則又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強烈吸引狗仔八卦的興趣,以致於後來她採取法律行動禁止狗仔隊跟蹤、以及在自家一百公尺範圍內不得尾隨拍照等等……讀著讀著,本來在背景放著的一首歌突然穿越這些文字,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那是Tears Dry On Their Own。並不是很戲劇性的旋律,但有某種在深處的東西敲打著我的心,而且是連綿地、不放棄地、一次比一次深刻地、要把人捲進去似的進行著,然後嘎然而止。
這讓我不得不又重複聽了好幾次,看著影片,並且把歌詞找出來對照著聽。然後又用這樣的方法聽看了Back to Black和Rehab。有了完整的歌詞,我才明白:原來她的歌裡有某種十分黑暗的東西。即使連聽似詼諧的Rehab也是如此。並不是明顯地談論著黑暗的話題,也不僅是因為歌詞中用到了darkness一字,而是在好似蠻不在乎的神情和敘述之中,卻包藏著深深的悲傷。那悲傷極深,不斷自行輪迴重複加重,於是深到沒有人可以到達那同樣的深度而拯救她。那種哀傷結晶成為一種純粹的東西,而Amy Winehouse懷著這純粹的哀傷在體內,獨自活著。或許正因沒有人可以到達那深度,歌與歌詞也毋須用強烈的哭喊來訴說,而只能使用看似尋常的平然語調來敘述男女愛情的合分。可以瞭解的人就可以瞭解,但也毋須交換意見。我必須承認,這,非常強烈地吸引我自己體內的某種東西。我隨著Tears Dry On Their Own的旋律,在影片裡的Winehouse孤獨地賴在便宜旅館的床上時,為她兀自乾去的淚水再注入新的淚。
當然,上面所說的孤獨與哀傷,也可以只是一種後見之明甚至牽強附會,因為如今Winehouse已經以27歲的年紀終結一生,她的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還以終極的姿態──死亡──來宣告解決的不可能。但巧的是,我常上網拜訪的占星專欄作家Jonathan Cainer當晚發佈了一篇關於Winehouse的文章,帶給我一些共鳴(全文請見這裡)。這位Cainer在英國算是小有名氣,常受報章雜誌邀請,撰寫名人的占星專文。他自述九週前寫Winehouse的文章時,以及接下去的一段時間,他不住地聽Winehouse的歌,並期望每週都寫她的專欄,也想盡可能藉此傳達正面的訊息給她,因為她正面臨重大的關卡……他說:「Great performers [of the “27 club”] who all died just before their Saturn Return. The Saturn return occurs around the age of 28 or 29, with the exact date varying from person to person. It's a sobering influence that slows us down, sharpens us up, sets us on the road for the next phase of our life... and somehow awakens us to the need to start playing a long game.(「27俱樂部」的偉大表演家們,都是在「土星回歸」前故世的。土星回到與出生時相同位置的確實時間依人而異,但通常發生在28或29歲。這是段沈重艱難的時期,會迫使人放慢腳步、接受磨練,好繼續人生下一階段的旅程……某種程度來說,也使人領悟到人生不是短暫的賽局,必須要轉換心境打持久戰。)」然後又說:「It's like a wide, sheltered ledge on the steep cliff that we climb through our twenties. But before we can breathe out in that safe place, we first have to get ourselves to it. At 27, the ledge is near but, from below, you can't necessarily see how close you are to it. And the last mile of any journey is often the toughest.(這就好像沿著垂直的峭壁攀爬屬於我們二十幾歲時的樓梯一樣。但在抵達峭壁頂端、可以安心喘口氣前,我們必須先爬上去。如果從底下往上看,27歲時距離峭壁頂上好像不遠,但爬的人不見得知道還要努力多久才會抵達目標。而且,攀爬的最後一小段通常也是最艱辛的一段。)」這段說明為「27俱樂部」提供有趣的解釋,但更讓我回想起自己的二十幾歲中後段,也想起曾經認識的處於那個時段的一些人,想到:的確(也幸好),我已經過了那段時間了。曾經我也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在25歲之前大放異彩,就表示那個人才能不足,一輩子的表現有限。實際上超過25歲後、到而立之前,對我來說確實也經歷過某些內在的風暴與衝突。如今那些都已過去,我似乎更能了解長久經營是怎麼回事,也更想要珍惜各種值得長久經營的人事物。我也想起沒有活過那段時間的友人,心思敏捷而擁有不凡才華的魅力,走入自己思索而得到的絕境後(如今想來,那也是一種純粹的狀態),拒絕再繼續活下去。也有這樣的實例:神童音樂家常常在二十幾歲之後會遇到障礙,無法再表現得像過去一樣精采;運氣好的人潛沉十幾年之後可以再找到屬於自己的表現方式而復出,運氣不好的人再也無法重出音樂舞台。似乎真的有某個分界點,在那分界點兩邊的人們是以不同的方式運作著。所謂的天才似乎總是早慧,把二十幾歲之前的運作方式發展到極致而不可能去顧及「人生的持久戰」;而堅持自己的叛逆、又能夠把自己的體驗完好地轉化為歌的Amy Winehouse,顯然是天才中的一員。
人們喜歡才華,通常會受他人的才華吸引而喜歡、欽羨那個人。但當那位「天才」在其他部分超過了常人能接受的限度時,人們某種程度上又會慶幸自己不是天才,放棄去了解,並且與之畫清界線。Winehouse的八卦新聞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也必須要有人們將她視為「異類」的基礎吧。在新聞網站上看著眾多讀者的留言,除了最常見的祝她安息,以及惋惜這樣一個天才的喪失,不少人會或明或暗地提起酗酒與吸毒(甚至據說是引介她毒品的前夫Blake)對她的傷害。儘管警察表示目前死因還不明,宅中也並未發現毒品的痕跡,但人們似乎仍急於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答案與怪罪的對象。從她的歌與過去自殘與躁鬱的紀錄來看,我卻不禁想像她還有太多理由可以死去而太難繼續活著──無論是不是有意識的。有位讀者的回應也說:「對她的父母來說,這些年來恐怕就像看著慢動作播放的火車相撞事故,只能眼睜睜看著,卻無能為力。」如果沒有毒品,還可以有酒精,如果沒有酒精,還可以有嚴重抑鬱,有飲食失調,再下來還可以有刀刃有硬物,還有意志……如果我們享受著她的歌卻要責備她的無法自我管理,或許只是平凡人的自私。或許她的天賦與她的早隕其實是不可分的整體。
我不知道她的多數歌迷們喜歡她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嗓音、能寫出好歌詞的才華,抑或是藉由她,自己內心的深沈哀傷得以抒發、找到共鳴?我真的不知道。總的來說,還是因為「音樂」吧。那天晚上幾個朋友談到Winehouse亡故的消息時,有人說「她會成為傳奇(legend)」、「她已經是個傳奇」,我深深同意,因為我知道:她的人與她的歌,會長久留存在人們記憶之中。
下面試著貼上Tears Dry On Their Own的Youtube影片,不過我不知道會不會有區域限制。看不到影片的朋友,只好請自行用關鍵字想辦法找來聽。後面附歌詞。
All I can ever be to you is a darkness that we know
And this regret I got accustomed to
Once it was so right when we were at our high
Waiting for you in the hotel at night
I knew I hadn’t met my match but every moment we could snatch
I don’t know why I got so attached
It’s my responsibility and you don’t owe nothing to me
But to walk away, I have no capacity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in this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I don’t understand, why do I stress the man
When there’s so many better things at hand
We could a never had it all, we had to hit a wall
So this is inevitable withdrawal
Even if I stop wanting you, a perspective pushes through
I’ll be some next man’s other woman soon
I cannot play myself again, I should just be my own best friend
Not f*** myself in the head with stupid men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 way in this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So we are history, your shadow covers me
The sky above, a blaze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in this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I wish I could sing no regrets and no emotional debts
‘Cause we kiss good bye the sun sets
So we are history, the shadow covers me
The sky above, a blaze that only lovers see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my blue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my deep shade
My tears dry on their own
He walks away, the sun goes down
He takes the day but I’m gone
And in your way my deep shade
My tears dry
15 July, 2011
20 April, 2011
生活即景
太久沒有貼文了,趕快把一些照片放上來......
The first ice cream by the sea this year. 今年第一支海邊冰淇淋。
Brighton Marathon on 10th April. In front of Hove Town Hall.
The roots of lily before repotting. 去年完全沒有幫百合換盆,今年則幫三分之二左右的植株換了盆。比較看看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Rapeseed on my balcony. 不種也長得很好的東西--油菜花。盆土只有10公分左右的深度,它長得超過100公分高!
Seeds of the elm on my street. 行道樹榆樹正在結種子。真的是結了整樹。真有活力。
Sunset projected through my window. 夕陽餘暉穿透窗戶玻璃,映照在我牆上。
Decorative buttons. 在袖口加裝裝飾扣。
The first ice cream by the sea this year. 今年第一支海邊冰淇淋。
Brighton Marathon on 10th April. In front of Hove Town Hall.
The roots of lily before repotting. 去年完全沒有幫百合換盆,今年則幫三分之二左右的植株換了盆。比較看看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Rapeseed on my balcony. 不種也長得很好的東西--油菜花。盆土只有10公分左右的深度,它長得超過100公分高!
Seeds of the elm on my street. 行道樹榆樹正在結種子。真的是結了整樹。真有活力。
Sunset projected through my window. 夕陽餘暉穿透窗戶玻璃,映照在我牆上。
Decorative buttons. 在袖口加裝裝飾扣。
30 March, 2011
23 March, 2011
春分後一天 The Next Day of Spring Equinox: After the Super Moon
每年最接近春分和秋分的滿月時,海潮的漲退本來就特別極端,這個月19日又碰到十八年來最靠近地球的滿月,而春分是21日,海潮果真帶來不一樣的景觀--傍晚時海水退得極遠,Brighton名景West Pier幾乎連基座都暴露在人們眼前。在夕陽漸漸隱沒的黃昏,人們受到吸引而聚集,海邊簡直像是街頭嘉年華會般地熱鬧。21日春分當天傍晚,碰巧和M散步到West Pier附近,目睹了這個驚人又奇異的景致。可惜我身上沒帶相機,只能用手機的爛鏡頭隨便拍幾張照片作為記錄。後來查了潮汐表,發現22日的最低潮仍然很低,只比21日傍晚高了10公分,決定要帶著相機來拍照。
這是公布在海邊的潮汐表(Shoreham是緊鄰Brighton西側的區域名,潮汐表大概是共用的吧),從左側的放大圖可以看到22日早上6:48的潮汐高度是0公尺,可惜我沒那個志氣一早起床還要走30分鐘的路去看海邊乾涸的景色......所以還是去看晚上7:09的20公分高的海水吧。唯一有點可惜的是,22日的日落時間是傍晚6:15,等到7:09海水退到最遠時,光線已經暗到無法用普通方法拍照了。
這是公布在海邊的潮汐表(Shoreham是緊鄰Brighton西側的區域名,潮汐表大概是共用的吧),從左側的放大圖可以看到22日早上6:48的潮汐高度是0公尺,可惜我沒那個志氣一早起床還要走30分鐘的路去看海邊乾涸的景色......所以還是去看晚上7:09的20公分高的海水吧。唯一有點可惜的是,22日的日落時間是傍晚6:15,等到7:09海水退到最遠時,光線已經暗到無法用普通方法拍照了。
另外,中午12:54分的潮水也是比平時高很多的6.7公尺,我特地從家附近的海邊拍了一張West Pier的樣子,如下圖。
傍晚六點左右到海邊時,已經開始有人聚集了。而且帶著大相機有備而來的人還不少。上圖的柱子是過去從岸邊通往Pier的便橋的橋墩,是目前倖存最高的一組。借用站在下面的人作為比例尺。
平時看慣的東西,換了個距離、角度、光線,竟變得如此不同。人們受到她的魅力驅使,一直想要靠近......。
雖是廢墟,複雜的骨架結構還是驚人地吸引目光。
奮力拍照的攝影師,整個人連腳架站在海裡,從Pier的東側拍照。前一天也見到這位先生在同樣的地方。在flickr上找到一張照片,不知道是不是這位先生拍的,不過從他站的角度確實可以看到那樣的景色。
從露出的海灘最前端回望岸上的景色。到過Brighton的人會知道這距離平常的海岸真的非常遠。順帶一提,大建築物前方矗立在地上的棒子們,就是前面說到的橋墩。
海水退去後露出的泥沙,佈滿波紋。人們興奮地在上面走來走去。
天色繼續變暗,潮水繼續後退。水極淺,海浪化為漣漪般的長長弧線,滑溜地朝腳下輕輕撲來。
因為沒帶腳架,這張照片是我這人力腳架能拍的極限了。圖中的一小點紅光是給船隻看的閃爍警示燈,實際上是漂浮在Pier外側的海面上的。我特地等它亮起時才按快門。
最後在West Pier前撐到七點出頭,然後一路踩著這片寬闊泥沙灘,往西走回家。
傍晚六點左右到海邊時,已經開始有人聚集了。而且帶著大相機有備而來的人還不少。上圖的柱子是過去從岸邊通往Pier的便橋的橋墩,是目前倖存最高的一組。借用站在下面的人作為比例尺。
平時看慣的東西,換了個距離、角度、光線,竟變得如此不同。人們受到她的魅力驅使,一直想要靠近......。
雖是廢墟,複雜的骨架結構還是驚人地吸引目光。
奮力拍照的攝影師,整個人連腳架站在海裡,從Pier的東側拍照。前一天也見到這位先生在同樣的地方。在flickr上找到一張照片,不知道是不是這位先生拍的,不過從他站的角度確實可以看到那樣的景色。
從露出的海灘最前端回望岸上的景色。到過Brighton的人會知道這距離平常的海岸真的非常遠。順帶一提,大建築物前方矗立在地上的棒子們,就是前面說到的橋墩。
海水退去後露出的泥沙,佈滿波紋。人們興奮地在上面走來走去。
天色繼續變暗,潮水繼續後退。水極淺,海浪化為漣漪般的長長弧線,滑溜地朝腳下輕輕撲來。
因為沒帶腳架,這張照片是我這人力腳架能拍的極限了。圖中的一小點紅光是給船隻看的閃爍警示燈,實際上是漂浮在Pier外側的海面上的。我特地等它亮起時才按快門。
最後在West Pier前撐到七點出頭,然後一路踩著這片寬闊泥沙灘,往西走回家。
Subscribe to:
Posts (Atom)